央票双地量重演宏观大环境迥异
央票“双地量”重演 宏观大环境迥异
央票“双地量”重演 宏观大环境迥异 更新时间:2010-12-6 7:56:55 证券时报记者 朱 凯 历史上“似曾相识”的一幕刚刚上演。上周发行的两期央票各为10亿元,对冲到期资金占比为5%;2007年10月第四周发行的两期央票也各为10亿元,对冲到期资金占比6.15%。两者各10亿元的发行量均为历史最低值,“双地量”的巧合造就了历史上唯一的一对“孪生兄弟”。 有意思的是,2007年那一周后,两个期限央票利率均连续上涨50余个基点,两月后央行加息0.27个百分点,完成了当年的最后一次加息。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9%上调到了当时的13%,并在随后8个月内连续7次上调共计450个基点。从货币政策紧缩预期、流动性过剩状况看,与目前形势颇具相似之处。于是,市场有理由担心3年后的今天,加息是否已箭在弦上? 其实,历史并不存在完全复制的可能。从这两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它们各具异同各具特点。 首先,这两个时期,人们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同。2007年底,市场普遍认为欧美经济仅处于周期性回落阶段,对即将到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觉察;而今年以来,市场认为外围经济出现改善预期,但分歧与区域不均衡仍比较明显。 对此,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剑辉认为,2007年国际经济整体表现平稳,周期性回落态势初显,货币政策紧缩,利率走高。美国经济除了一季度增速仅为0.9%,其余3个季度GDP的增速均在2.3%以上,企业盈利自二季度开始回落。欧洲经济则呈现缓慢回落态势,PMI综合指数保持在50点的景气线之上,财政状况尚属可控。而今年,欧美经济处于波动复苏之中,政府推行刺激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利率为历史低点。美国经济在二季度以来保持了1.7%―2.5%之间的增速,欧洲各季度经济增速均在0.8%―2.0%之间,PMI等先行指标维持在50点以上,欧洲财政状况更为严峻。 其次,这两个时期,人们对国内经济形势及政策预期的判断不同。2007年,上证综指于10月16日攀顶6124点后,唱多股市、看好国内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总体平稳发展,货币超发引发CPI压力迅速增大,抗通胀成为首要任务。 2007年国内属于经济过热阶段,各季度经济增速均达到或超过14%,为2000年来仅见的高峰,M2增速在16%―18%左右。过热导致的供应瓶颈使CPI快速上涨,由年初的2.2%迅速升至年底的6.5%,货币政策随之收紧。而今年,国内经济逐步向平稳回归,货币供应远高出2007年水平,M2不仅一度在增速上高出10个百分点,总量也将高出76%。在流动性过剩影响下CPI压力迅速增大,由年初的1.5%攀升至4.4%。王剑辉认为,相比之下,今年货币政策收紧措施的出台并不算早,力度也不算大。某种意义上说,此次通胀更为“经典”。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已经5次上调准备金率,并于10月份加息了25个基点。可以判断,12月份将是货币政策最关键的观察期,轻易出台利率调整的概率并不大。 作者:朱 凯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万卡盟官网万卡盟官网平台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万卡盟官网,以及万卡盟官网平台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
万丰集团股票价格宝丰集团股票价格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万丰集团股票价格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宝丰集团股票价格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本文目录
-
万达地产所持千万股权被冻结-上市公司股权冻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万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1000万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6月6日至2026年6月5日,执行法院为上海市虹口区人民
-
万科转型长租公寓,突围or被绞杀?-广州万科驿有多少家
万科进军长租公寓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06年,万科通过广州市场的首个项目万科四季花园作为试验点运营公寓,近几年来,万科尝试的产品还包括极小公寓、被窝公寓等项目,2015年初,广州万科还推出了“V公寓”。
-
万润股份:关于公司信息请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等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为准-巨潮资讯股票吧
万润股份(002643)04月2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股权激励授予日价格为20.86元,基本为公司最近7年顶部价格!
-
【推荐】10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深思华源药业举报上市公司
如果一个人拥有亿万家财,他会怎么做?我想,一般会开始追求“长寿”。远可看秦始皇终其一生但求长生不老药,近可看现在各大电视媒体推崇的养生学问。毕竟,谁愿意有钱却没命花?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身家亿万,不想想怎么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