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收近亿元罚单背后:“内保外贷“两次被罚,近5年收51张罚单-银行内保外贷费率多少
近日,因外汇违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份"天价"罚单: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人民币。一同被处罚的还有上海银行3名责任人员,分别被处以6万—7万元不等的罚款。
新黄河记者调查发现,上海银行已是第二次因"内保外贷"遭到监管部门处罚。
罚没9854.4万元对上海银行"无重大不利影响"
4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披露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银行的"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未按规定报送结售汇统计数据;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使用未经授权的通讯工具开展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以及未按规定保存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记录"等8项违法事实,被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除给予警告,上海银行被处罚款9834.5万元人民币,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人民币,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人民币。
梳理今年以来银保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除今年2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被罚款1.99亿元外,上海银行这笔近亿元的罚款金额较高,被外界解读为"天价"处罚。
同时被处罚的还有上海银行3名责任人员。时任上海银行深圳分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的邓某某,对上海银行"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7万元。作为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副经理的张某,对上海银行"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7万元。作为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资深副主管的周某某,对上海银行"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6万元。
一名前银行国际结算部职员梳理上海银行的违法事实后表示,"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两项确实会被罚得很重。在投资者看来,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罚得重也不冤枉,还有违规内保外贷这些坑,都是雷"。
5月8日,上海银行在回复投资者质疑时表示,处罚涉及的业务发生在2019-2021年期间,部分业务按办理的时间进行了追溯。公司重视监管检查与整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并依规对相关责任人开展责任追究。
"上述处罚对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上海银行表示。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认为,上海银行回应的主要目的是担心对股票的影响,"上海银行竟十分坦然地以一句'无重大不利影响'来回应,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上海银行对被罚并没有吸取教训,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谭浩俊说,更重要的,被罚的钱也不是个人出,如果是个人出,可能就不会如此坦然、如此没有感觉了。
"违法审慎经营原则"15次遭处罚
梳理银保监部门的行政处罚信息,新黄河记者发现,上海银行并非首次因"内保外贷"业务被罚。
2020年8月,上海银保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列出了2014年至2019年期间上海银行的23项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包括"内保外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合计罚没1652万元。这意味着,上海银行两次因"内保外贷"业务遭到监管部门处罚。
据了解,内保外贷是指担保人注册地在境内、债务人和债权人注册地均在境外的跨境担保。由于担保履约可能会形成跨境资金流动,所以外汇局需要对跨境担保进行管理和规范。
内保外贷一直是外汇局处罚的重点,202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公示了10例银行外汇违规典型案例,累计罚没5215.6万元,其中内保外贷占比最高。
业内人士分析称,内保外贷会触发跨境资金流动的特点屡屡被投机者加以利用。罚单多数指向两种情况,一种是罚内保外贷通道化,以在内保外贷项下的履约为手段,躲避监管、实现非法的资金转移;另一种是罚以内保外贷为工具,循环操作,在本外币之间赚取汇差和利差,扰乱国内金融秩序,危害系统稳定性。
根据wind数据,2018年至今,上海银行出现了51次违规行为。这些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上海、深圳、绍兴等地的银保监局发出,罚款金额从20万元到1625万元不等。其中,15份处罚决定书提到上海银行"违反审慎经营规则",5份处罚决定书显示虚报、瞒报金融统计数据或虚增存款规模。
以2021年的一份处罚决定书为例,显示了6项违规行为,包括"上海银行某笔同业投资房地产企业合规审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该行某笔经营性物业贷款授信后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该行部分个人贷款违规用于购房;该行对部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偿债能力审查不审慎;该行在助贷环节对第三方机构收费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该行部分业务以贷收费。"上海银行此次被罚款460万元。
上述处罚从未出现在上海银行的年度报告中,上市以来,每年上海银行都表示"未受到其他有权机构对本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处罚"。
"取个钱出负面新闻,搞个业务触碰红线,感觉公司的风险管控仅仅局限在资产风险管控,运营风险管控缺失,希望加强全方位的风险管控。"近日,有投资者对上海银行的内控与合规风险表示担忧。
业绩方面,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上海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1.1亿元、132.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5.5%、-7.1%,主要源自利息净收入负增缺口的扩大。2022年是5年来上海银行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22.8亿元、60.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1%、3.2%。近日,摩根大通证券的研报分析认为,上海银行净利息及手续费收入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令人失望。
新黄河记者:杜林
编辑:刘玉红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万卡盟官网万卡盟官网平台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万卡盟官网,以及万卡盟官网平台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
万丰集团股票价格宝丰集团股票价格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万丰集团股票价格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宝丰集团股票价格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本文目录
-
万达地产所持千万股权被冻结-上市公司股权冻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万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1000万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6月6日至2026年6月5日,执行法院为上海市虹口区人民
-
万科转型长租公寓,突围or被绞杀?-广州万科驿有多少家
万科进军长租公寓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06年,万科通过广州市场的首个项目万科四季花园作为试验点运营公寓,近几年来,万科尝试的产品还包括极小公寓、被窝公寓等项目,2015年初,广州万科还推出了“V公寓”。
-
万润股份:关于公司信息请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等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为准-巨潮资讯股票吧
万润股份(002643)04月2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股权激励授予日价格为20.86元,基本为公司最近7年顶部价格!
-
【推荐】10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深思华源药业举报上市公司
如果一个人拥有亿万家财,他会怎么做?我想,一般会开始追求“长寿”。远可看秦始皇终其一生但求长生不老药,近可看现在各大电视媒体推崇的养生学问。毕竟,谁愿意有钱却没命花?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身家亿万,不想想怎么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