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律的健身圈做医美的人反而更多肩膀抽脂要多久恢复有效果吗
最近一姐刷到一个短视频,上面这个南韩小姐姐乍一看脸,还以为是一个女明星上节目参加综艺。
没想到下一秒镜头一转,她就出现在了一个田径场上,开始疯狂奔跑。
看到她坚实的马甲线和充满力量的下肢线条,一姐这才反应过来,小姐姐该不会是个职业运动员吧!
一姐更愿意相信小姐姐是天生丽质,但毕竟是南韩这种医美高渗透率的国家,这种场合,加上这个颜,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些关于do脸的东西。
不过由此一姐倒是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景——
假设靠成绩说话的运动员也开始普遍地做医美,这是不是表示,容貌已经内卷到体育圈了?
姐妹们可以先自己暗自想一想。一姐觉得,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冷静一点看待。
首先,运动员能不能做医美,运动员有没有可能也做医美?
当然有可能。之前东京奥运归化到了南韩的河北运动员田志希就因为去了南韩之后颜值飞升直接出圈了。
其次,女运动员做了医美,就等同于加入了容貌内卷吗?
假如说她没有大修大补直接换头,只是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提升了一些,大家会觉得这是卷还是出于自我对于美的追求?
姐妹们又可以先暗自想一想。但姐妹们应该会认同,
做同一件事的思路和方法不同,它的属性和带来的结果也会不同。
有很长一段时间,「医美」这个词带有负面色彩。因为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多数人一提到医美就会自然联想到「不健康」、「副作用大」这样的消极词汇。
很多人更是出于惧怕医美的风险而选择了「相对更加健康」的运动健身。
一姐真的不怕捅马蜂窝。实话实说,按我这么多年在健身领域的经验,
你们网上看到的那些激励你、带你追求健康,每天坚持运动、健康饮食的健身博主,有不少人恰恰也是医美的重度用户。
有不少女网红博主、女性健美运动员,甚至男性博主,都亲身上阵做过医美。
当然,更多的健身博主和一姐一样,虽然算不上重度用户,但也是经常接触轻医美的人群。熟悉一姐的姐妹也知道一姐之前也讲过不少关于医美的东西。
今天
一姐打算从纯讨论和科普的角度,讲讲医美和健身到底是个啥关系。
为什么长期健身后
依然会选择医美
在一般人眼里,健身和医美可能真的有一点天然的矛盾。
这个大家很容易理解,相比于健身的刻苦努力,医美总有点一步登天的意思。
我辛苦健身一两年都没有减下来的大腿,医美上来就是一个大腿环吸就直接让你变成腿精?我怎么练都瘦不下来的脸,你打了两回瘦脸针之后居然就小了?
如果这样看的话,医美和健身的关系,就像是在互相抢夺变美的市场。
而且一直以来健身都是受众更窄的一方,所以健身的理念往往有点排斥医美。健身确实堪比整容,但整容不如健身的观点也一直很流行。
一姐觉得,在一姐没有大胆提这个争议之前,也许有很多姐妹也是这么看医美和健身的。
但本质上,
医美和健身并不矛盾。
我们从2个方面去考虑,就能真正看清医美和健身这两者的关系。
第一个点,
是成本和风险的承受能力。
虽然一姐是个健身博主,人生理想就是带领大家靠运动变美。
但一姐也很有AC数,如果让大家在大腿抽脂和健身瘦腿这两个当中选,
我相信更多的姐妹会对大腿抽脂更感兴趣。
那为什么现实当中没有那么多人选择大腿抽脂?很简单的2个原因。
并不是担心抽完效果不好,主要是是
成本高,
做一次可能好几万,还要度过很长的恢复期。再有就是
风险高,
手术和恢复过程略惊悚,还可能有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前阵子大家刚刚看过因为抽脂失去生命的案例。但这里姐妹们要分清楚,一起医疗事故是多方原因造成的,抽脂本身没办法把所有的锅背下来。
只有能够承担对应的成本+风险的人,才更有可能选择某一个医美项目,实际效果反倒要先往后稍稍。
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
医美项目也分很多种,对应的风险也分大小。
一些手术类的医美项目风险固然大,而健身网红/博主做的医美项目,也有的是
风险更小的非手术轻医美项目,
比如光电类的护肤、玻尿酸注射、瘦脸针、割双眼皮等等。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女明星个个年过40依然保持得不错,她们平时保养用的那些所谓「天价医美」,
绝大部分还是非手术、风险没那么大的轻医美。
△当然,风险不大不代表没有风险,这里姐妹们知道意思就好。
也就是说,
做医美不一定就是换头和抽脂,也有很多其他的项目可做,
比如护肤、抗衰和微调。
至于一个健身博主割双眼皮的动机,一姐并不清楚。但他们选择医美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
健身练不出双眼皮。
这就是一姐要讲的第二个点,
术业有专攻。
健身和医美,都有各自擅长的方面。
一姐经常跟大家讲,健身的一种对于身体的宏观调控,健身给人带来的改善固然很大,
但健身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解决。
尤其是外貌方面。像身体局部的微调,比如双眼皮、咬肌这种事情,健身远不如医美来得专业,就像一姐之前讲练胸的时候也强调过,
健身练胸会有改善效果,但不可能帮你实现罩杯跃迁。
很多女性比较关心的皮肤问题,比如皮肤暗沉、色斑、红血丝、皱纹、局部的软组织流失、移位等等情况,一旦发生,健身几乎没辙,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是医美。
所以说,医美和健身本不应该是相爱相杀的关系,
两者应该是强强联合的姿态。
健身更适合用来打底层的变美基础,而医美更适合用来解决健身解决不了的事情。
真想靠抽脂来瘦腿、瘦腰可以不可以?明确成本和风险的情况下,一姐不支持也不反对。
但不要忘记一点,
抽脂不代表一劳永逸。
抽脂之后人依然能够长胖,而且想要身体健康、身材紧致还是要有点肌肉,所以
健身的健康生活方式、力量训练不可能完全抛弃。
想靠瘦肩针去解决斜方肌,能不能行得通?
或许也能。但是不要忘记一点,
如果你本身的发力习惯和肌肉力量一直不靠健身来完善,瘦肩针的效果很可能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记不记得那句经典的「用最贵的护肤品,熬最长的夜」。
再回到为什么很多健身博主会选择医美的问题。
一姐觉得,部分健身人士是因为常年健身,
已经基本在健身层面做到了极致,有了良好的底层基础,面对健身不能解决的那些刁钻问题,最终选择了医美。
当然一姐也不是说,一定健身练得多好才能考虑做医美。
只要你搞清了医美和健身的关系,那么这俩的先后顺序就并没有那么重要,
最重要的是合理利用。
健身还是医美
合理利用最重要
凡事都讲究一个合理利用,
健身做过度了,一样有反作用。
这些年,健身领域因为胡乱训练、过度追求体型导致生命危险甚至丢失生命的案例也不少。
而40+女明星的经验告诉我们,
医美和健身结合也许能有更惊人的效果。
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当健身+适当医美更能达到状态保持的效果最大化。
健身一姐几乎是每天都在讲,不过医美这块一姐发现很多姐妹不是太熟悉。
这里给大家简单科普一点一姐刚才反复提到
「轻医美」,也就是非手术医美。
PS:这个部分姐妹们可以先做了解,
并不是说一姐提了这个事就代表鼓励大家做。
做任何关于变美的事情之前,大家都需要在审美和知识储备上多做功课。
轻医美项目大多数都是针对皮肤的管理,之所以叫「轻医美」,主要是因为
它属于微创,恢复的时间也比较快,
有些项目甚至能做到中午出去吃个饭的功夫就搞定。
△而大范围抽脂手术,恢复时间三个月打底。
一般来说,轻医美的项目主要有
光电、注射填充、生物技术、化学剥脱
等不同的分类,可以针对不同的皮肤问题,比如色素、痘痘、敏感、衰老下垂等等问题,
甚至还能解决某些身材问题。
△7类主要的皮肤问题。
光电类的项目占轻医美项目的大头,
比较常见的有超声波、激光、电磁波、机械透皮针等等。
像一直很火的抗衰项目热玛吉就属于射频,
是电磁波的一种,有促使胶原蛋白重生,提拉紧致的作用。
都市丽人经常讨论的
水光针属于机械透皮针,
可以把皮肤需要的营养送到真皮层,解决了普通的涂抹护肤品连表皮都过不去的问题,一般作为其他项目的辅助治疗。
注射填充方面大家比较熟悉的肯定是
玻尿酸注射,
还有万千姐妹好奇的
除皱针、瘦肩针、瘦腿针,
属于肉毒注射。
化学剥脱这块比较常见的就是
刷酸,
通过快速去掉老旧皮肤,长出新皮肤来改善肤质问题。
姐妹们相比好奇轻医美能改善哪些身材的问题,一姐了解到主要的应用是
浅层脂肪溶解和身体局部的塑造。
比如昨天cue到的酷塑冷冻溶脂,还有美修斯,卡戴珊塑造马甲线的同款,都是
从原理上成立的局部减脂项目。
这种项目别说姐妹们,一姐自己也没接触过,也很好奇,所以之后一姐打算找机会给大家实测一下
这些轻医美塑形的效果到底有多少,又有哪些风险。
轻医美现在之所以不普及,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
价格还没有做到真正亲民。
但一姐知道,大家对这些东西的好奇心一定是存在的,
想知道具体的效果、如何辨别好坏和评估风险。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推荐】1.135亿元慈善捐款——茅台酒的故事「企业与金融」-茅台建银融资租赁公司
编 | 文 | Leo 阅读 | 6分钟 图 | 依版权出处本次疫情期间,“茅台系”累计捐款金额1.135亿元,可谓名副其实的民族企业。在危难之中慷慨解囊帮助国家及百姓。这些年,茅台的传说不止于民间。在金融行业,贵州茅台的造神运动才叫惊心动...
-
一季度多股断崖下跌基金斩仓跑路-基金跑了
崖抄底不同,基金在断崖下挫过程中,往往采取大举减持对策,落荒而逃,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股价的下跌。而去年四季度末持仓居前的中欧基金旗下两只基金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更多阅读:
-
一季度多只债基遭遇大额赎回:收益回暖仍难抵挡份额流失-基金大额赎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首批9只债基一季报出炉,多只基金规模在一季度出现下降。总体来看,债基收益回暖,然而去年四季度债基经历赎回潮之后
-
一位精通做T老股民坦言:48元买入中石油,反复做T摊薄成本,如今是什么样的光景?告诉你真实的中国股市-中国石油股票套了散户多少钱
成功的投资都是反人性的!巴菲特显然是此间的高手。最经典的莫过于当“中石油”A股上市前期,国内各路媒体集体为其唱赞歌,超级散户杨百万也加入了此行列。但冷静的巴菲特却大举减持“中石油
-
一份“恐高”与“踏空”的焦灼:10位基金经理袒露调仓秘密-基金奥秘
在市场猝不及防之时,A股启动了一波2月大跌以来最强劲的反弹。本周以来(5月24日-2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连续上涨,累计涨幅皆超过3%。
-
一个阿里巴巴员工的月薪竟然只有6000多,究竟是怎么回事?-阿里巴巴总价值多少钱
一个阿里巴巴员工的月薪竟然只有6000多,究竟是怎么回事?段落一:8000元不到的月薪同事的女儿在阿里巴巴集团上班,却说每个月只能开口向父母要钱。
-
【推荐】6月30日浙江鼎力涨528兴全合润混合LOF基金重仓该股合润基金
6月30日浙江鼎力(603338)涨5.28%,收盘报56.01元,换手率1.26%,成交量6.39万手,成交额3.51亿元。该股为军民融合、外贸受益概念、军工、机械概念热股。6月30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
-
【推荐】10位公募派基金经理近5年全胜谁的业绩能突破周期基金运营经理
在市场震荡加剧的大背景下,今年来公募基金人事也颇为动荡。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9日,今年已有144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数量为近8年来同期最高。往年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下一站”多为私募。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2022年期间,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