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有话说

NFT 阅读 154 2024-02-25 19:39:34

燕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华长春认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一是规则,二是数据,三是算法,四是技术能力。他相信,人工智能与行业背景相结合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比如“制造+人工智能”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进展令人振奋,但对于技术可能衍生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去规管。

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郑志强认为,思考如何更好的使用和管理人工智能技术,这需要人和人之间加强协作。特别是对教育机构来说,要担负分享知识、传播知识的责任,让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一些无聊的工作,那么人类就能真正找到生活的意义。”作为互动环节的特邀专家,美国医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临床卓越研究中心资深学者nirav shah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平衡好人工智能和生活,而且人工智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工具和可能,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强人工智能究竟能不能实现?面对强人工智能,我们应该乐观还是悲观?相信每个人答案不一。

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杰出科学家贾佳亚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说,“现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处于非常早期,它跟我们所说的通用人工智能根本挂不上钩。” 因此对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他并不担心,他更相信“这是伦理上的事情”,政府、社会、企业只要坐下来协商,就可以从伦理上为人工智能立下规矩。

作为互动环节的特邀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提醒说,关于强人工智能存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定要给予充分重视。原因是当前技术发展已经接近边缘极限,它已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假如人工智能背后暗藏风险,那想要真正发现这些风险,上海纽约大学神经学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jeffrey erlich认为,人类可能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讨论人工智能的风险所在。

举办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旨在以“洞见未来――最值得关注的n个领域”为主题,邀请具有全球视野和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与科技创业者,分享他们在所属领域的成果与思考,通过跨界碰撞,共同探讨如何在未来创造更多可能性。

+1

【纠错】

责任编辑: 冉晓宁

实时动捕

动作捕捉服务

无线动作捕捉技术

惯性动捕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关于人大法定监督人工智能酒店业发展等他们这样说 下一篇: 东吴证券两条主线把握震荡期主流热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