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操作猛如虎账户少了一块五
一顿操作猛如虎账户少了一块五
最近,跟咱老百姓钱袋子相关的事出了两个“大新闻”。
一个是由于央行持续释放流动性,市场资金充足,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5%。
余额宝突然就不香了?
另一个新闻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近期不少银行理财出现净值下跌、跌破成本价等现象,投资者大呼:“银行理财竟然也亏钱?”
这样的疑问,在投资者中并不少见。因为一直以来,银行理财就是保本保息的代名词,“不亏本”观念根深蒂固,大家视其为“稳稳的幸福”。
现在,“幸福”突然不稳了,投资者着急:银行理财还靠谱吗?还有什么保本保收益的产品?
银行理财为什么亏钱?
首先,来看一下,这次银行理财亏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市场的观点是两大原因:
一是银行理财大部分以投资债券为主,而近期债市调整剧烈,部分债基类理财产品净值就出现了回撤。
二是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从摊余成本法变成市值法带来的变化。
什么是摊余成本法?简言之,就是将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比如,你买了100元票面利息3%的债券,持有到期的话,本息一共103元。按照摊余成本法,每日收益就是3%除以365乘以100元,约等于0.008元。过去银行理财的收益就是这么算的。
而现在,银行理财用市值法估值,在上面的例子中,每日收益除了0.008元,还要加上债券当天的市值波动,极端情况下,收益就可能为负,也就是近期理财产品亏损的情况。
两种估值方法的差异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为什么要改变估值方法?
那么,银行理财产品为什么要改变估值方法?
之前的银行理财之所以能保本保收益,是因为银行用资金池、期限错配等手段运作,让赚的产品给赔的产品兜底,或者借新还旧等,总之不会让投资者吃亏。
而2018年发布的资管新规和银行理财新规不允许再这么做了,要求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即使某款产品赔钱也不能垫资兑付;而且要求产品用市值法估值,净值定期披露,让产品阳光化。
此前的摊余成本法容易让投资者忽略潜在风险,有不会亏钱的错觉。而市值法能真实反映投资组合的变现价值,如债市调整,理财产品净值也跟着波动。
这次净值波动较大、出现浮亏的理财产品,恰恰说明它们是真净值化产品,是严格按照资管新规转型的银行理财。
还有什么是需要改变的?
既然银行理财产品都发生净值化变动了,那么,银行和投资者是不是也需要做出改变?
一方面,银行仍有很多待改进的空间。
首先,银行是否做到了“卖者尽责”?是否“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在产品介绍和客户沟通中,有没有盲目推销或者“保证”行为?
不少银行理财的公告,尤其是银行APP页面上,都醒目地标注4%~5%业绩比较基准,但不保本的提醒却看不到,只能在投资者几乎不愿意看的几十页合同和说明书中找到,这样就容易造成误导。
其次,银行的投资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近期理财产品亏损,虽有市场客观原因,但也暴露银行在投资管理方面的短板。
另一方面,投资者教育还需持续加强。
大部分买银行理财的客户,都是风险偏好极低的投资者,尤其是老年客户,他们宁可利息低一些,也希望本金和收益安稳,所以一时接受不了亏损,也是正常心理。
这时候,就需要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做好投资者教育,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有针对性的讲解、推荐,尤其提醒他们不保本的事实。
翻译君也提醒投资者,不要将银行理财视作存款替代,闭眼买理财的年代结束了,需要睁眼仔细阅读合同和产品说明书,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做到“买者自负”。
其实,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跟基金、股票的投资性质差不多,只是风险稍微低一些。公募基金净值下跌,大家都习以为常,所以银行理财的净值波动也不要大惊小怪。
不要天天去看净值,不要太在意短期波动,暂时浮亏并不代表最终收益,市场有涨有跌,站在更长的时间周期来投资,才有可能收获复利的回报。
还能买什么保本保收益产品?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接受银行理财不保本的事实了。但如果你是图安稳的投资者,一点亏损都不愿经受,那一定会问:“买什么可以保本保收益?”
答案就是银行存款。这是确定的“稳稳的”理财方式,但“幸福”的结果就谈不上了,因为存款的低利率无法帮你跑赢通货膨胀,钱还是“不值钱”了。
所以,要赚钱的话,风险收益对等原则客观存在,如果无法承受风险,就只能忍受低收益;选择高收益就必须承受与之相对应的风险。这中间的平衡需要自己掌握。
如今,面临通胀风险、利率下行风险,资产保值增值很重要。老想着“保本”,钱还是会“毛”。要主动追求资产增值,不同的人群,可以适当提高自己的风险偏好,比如,接受净值型理财产品,或者风险更高一点的债券、基金、股票等。
当然,一定要记住,只赚自己看得懂的钱,不熟悉的东西不买,仔细研究产品的投资标的等,不要用一句“我不懂”掩盖懒惰。投资理财这条路,没人能帮你,只有靠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认知和能力。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三一重工回购金额已超6亿元持续技术创新助力业绩腾飞-三一总股本是多少
本报见习记者 肖伟8月4日晚间,三一重工对外公告称,截至2019年7月底,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51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62%,回购总金额达6.46亿元。自2016年以来,三一
-
丈夫荣立一等功,被奖励一百万,妻子却偷偷转移财产还要离婚-投资公司老板转移资产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案情摘要】援建汶川的英雄在援建途中不幸身负
-
万达体育递交招股书:欲募资5亿美元已重返足球重点转向青少年-银狐基金
雷帝网 雷建平 6月9日报道筹备多日后,万达体育日前正式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WSG,暂定筹资额5亿美元。万达体育的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花旗、海通国际、中金公司和中信里昂证券。去年营收88亿招股书显示,...
-
万达价值1200亿被冻结股权一夜解冻,专家呼吁慎重“超额查封”-上市后股权值多少钱
界面新闻记者 | 牛钰界面新闻编辑 | 7月11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被冻结了24小时的“珠海万达商管50亿股权”解冻,一天之内价值超过
-
万联证券:给予巨化股份买入评级-巨化股份近期目标价是多少
2022-01-25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黄侃,孙思源对巨化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点评报告: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四季度业绩超预期增长》,本报告对巨化股份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2.12元。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今年gdp一季度是多少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
【推荐】一个人在多家公司任职每家都发工资个税怎么缴纳7500元工资扣多少税
其实这就是多处收入合并纳税的问题,这个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不信每年年头的时候,你去税务局看看,补税的房间里是人满为患吖!下面我就比较普遍的两家公司有收入来谈谈,比较三家
-
【推荐】6月3日6月9日成都这些片区要停电四川省川府金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35kV三道堰变电站,|电网故障停限电停电时间:2019-06-03 08:04—2019-06-03 20:04停电范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团结镇学院街停电线路:10kV三团二路,公变名称:新郫桥2号公变,02 23:20:0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