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门联合发利好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获政策支持【最新】
13部门联合发利好!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获政策支持
近年来,保险业虽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总体来看,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还存在优质产品服务供给不足、政策制度不健全、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商业保险覆盖面较窄、功能作用发挥仍不充分。
在此背景下,近日,经国务院同意,银保监会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通过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因势利导地推动商业保险担当起缓解社会养老及医疗压力的重任。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顶层文件的出炉,意味着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商业健康险规模超2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不低于6万亿元,因而被视为保险业的“新五年规划”。
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供给
国民健康是关乎社会民生的头等大事。“近五年来,商业健康保险增速都在30%左右,发展是非常快的。但当前,仍然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1月初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直言。
因此,《意见》的第一项发展举措,便是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适应消费者需求,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生育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
在产品方面,要用足用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适时扩大相关保险产品范围。随着《意见》的落地,未来更多健康险产品有望纳入到税收优惠行列,将有利于丰富老百姓的产品选择范畴,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意见》还提出,要顺应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探索将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相结合。
“下一步,我们计划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开展调研和分析,无论是从政策支持角度,还是从监管角度,初步形成推动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意见。”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刘宏健在1月初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在服务方面,《意见》明确,提高健康管理费用在健康保险保费中的列支比例,创新完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健康类服务,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健康管理需求旺盛的趋势下,保险公司将多维度切入健康管理业务。
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养老压力骤然增大,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应对这一问题的“中国经验”。作为医养结合的桥梁,商业养老保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总体来看,老年人保险发展仍然是不平衡、不充分,目前还是无法满足社会旺盛的保险需求。”刘宏健表示,这既与老年人风险发生率比较高、医疗费用通胀等客观因素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保险公司风险管控能力仍然不够,服务意识还有待增强,产品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主观因素。
对此,《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
一是,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包括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年金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发展与养老服务相衔接的保险产品等。二是,探索满足60岁及以上老年人保险需求。三是,优化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支持政策。四是,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包括支持保险资金进一步加大养老产业投资力度等。
新业态人员将有专属保险
在保险市场,许多细分领域都缺乏与风险特征相适应的专属保险产品。为解决这一痛点,《意见》提出,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大力发展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商业保险,包括面向旅游、体育等特定场所和设施的公众责任保险、财产损失保险,以及针对婴幼儿托育、家政服务、体育运动等特定人群的责任保险、人身保险等,开发专属保险产品。
同时,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有序发展面向农村居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的普惠保险,创新开发符合初创企业、科创企业及相关新业态从业人员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和业务,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充分就业。
这意味着,围绕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细分领域,都有望迎来专属保险产品。这既可以丰富我国保险产品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增加消费者的可选择性;又可以将保险产品的风险管理功能运用到社会治理中,缓解社会矛盾。
为新业态人员提供价廉物美的保险产品,应是保险业责无旁贷的任务。据悉,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研究新业态人员在保险方面的特点,不断完善产品供给,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供这类人群进行购买,满足他们的保险保障需求。
引导险资投向社会服务领域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保险业手握巨额长期资金,是我国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意见》明确提出,将推动保险资金加大社会服务领域投资力度。
首先,明确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不动产抵押登记权资质并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调动保险资金投资社会服务领域积极性。
其次,完善保险私募股权基金政策,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稳定性高等优势,投资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基金,为社会服务领域提供更多长期股本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更好服务创新创业及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
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同,保险业是唯一同时具备经济补偿、风险管理与资金融通等多重核心功能的,保险资金的内在属性也决定了它“规模大、久期长、来源稳定”的特点。
因此,这样的特质决定了,保险资金投资健康、养老等社会民生项目、服务实体经济将大有可为。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三一重工回购金额已超6亿元持续技术创新助力业绩腾飞-三一总股本是多少
本报见习记者 肖伟8月4日晚间,三一重工对外公告称,截至2019年7月底,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51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62%,回购总金额达6.46亿元。自2016年以来,三一
-
丈夫荣立一等功,被奖励一百万,妻子却偷偷转移财产还要离婚-投资公司老板转移资产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案情摘要】援建汶川的英雄在援建途中不幸身负
-
万达体育递交招股书:欲募资5亿美元已重返足球重点转向青少年-银狐基金
雷帝网 雷建平 6月9日报道筹备多日后,万达体育日前正式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WSG,暂定筹资额5亿美元。万达体育的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花旗、海通国际、中金公司和中信里昂证券。去年营收88亿招股书显示,...
-
万达价值1200亿被冻结股权一夜解冻,专家呼吁慎重“超额查封”-上市后股权值多少钱
界面新闻记者 | 牛钰界面新闻编辑 | 7月11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被冻结了24小时的“珠海万达商管50亿股权”解冻,一天之内价值超过
-
万联证券:给予巨化股份买入评级-巨化股份近期目标价是多少
2022-01-25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黄侃,孙思源对巨化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点评报告: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四季度业绩超预期增长》,本报告对巨化股份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2.12元。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今年gdp一季度是多少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
【推荐】一个人在多家公司任职每家都发工资个税怎么缴纳7500元工资扣多少税
其实这就是多处收入合并纳税的问题,这个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不信每年年头的时候,你去税务局看看,补税的房间里是人满为患吖!下面我就比较普遍的两家公司有收入来谈谈,比较三家
-
【推荐】6月3日6月9日成都这些片区要停电四川省川府金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35kV三道堰变电站,|电网故障停限电停电时间:2019-06-03 08:04—2019-06-03 20:04停电范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团结镇学院街停电线路:10kV三团二路,公变名称:新郫桥2号公变,02 23:20:0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