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龙袍多少钱?-皇家足金多少钱

理财百科 阅读 138 2025-04-24 19:41:14

​据《清光绪朝实录》记载,光绪年间,紫禁城中长春宫失火,大火被扑灭后在清点财产时,竟然发现有八件龙袍不知去向,遂对长春宫的太监、宫女逐一严加拷问。但审了一月有余竟然毫无进展。后来不得已派人乔装打扮,以商人购买上好花衣为名各处找寻,最后竟在南城半壁街的一个估衣局内发现了长春宫所丢龙袍!之后,经过连夜查抄审问,最终得知原来是长春宫太监王来和盗出变卖。

杏黄地松鹤纹织金锦

01

宫廷服饰外流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大批中国历代珍贵文物因为战争或其他方式流失海外。在众多流失于国外及流散于民间的文物当中,就包括清代宫廷服饰。

那么,这些仅供皇室专用的清代宫廷服饰,又是怎样流散到民间继而流失到异域的呢?

首先,由于晚清宫中管理的废弛,除了一些太监趁机偷窃宫里的物品然后转卖至民间市场外,还有一部分贵族或大臣的后代由于家道没落,将宫中所赐物品加以典当或变卖。在这种情形下,一些西方传教士等得以趁机从民间大肆搜罗宫廷物品并转运海外。

另外,由于各种原因移居海外的清朝遗老遗少也会将少量宫廷物品随身携出。以上这些是造成包括清代宫廷服饰在内的宫廷物品遗失外流的部分原因。

圆明园海晏堂铜版画

然而,大量清代宫廷文物的流失,主要还是由于在清朝末年西方列强两次入侵京城后,肆无忌惮地掠夺造成的。

清代宫廷服饰也与其他皇家奇珍异宝一样,没能逃过惨遭洗劫的厄运。

咸丰十年(1860)十月初,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咸丰帝携带家眷及近臣由圆明园逃往热河,侵略者随即开始在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大肆劫掠。关于当时侵略者在圆明园内抢劫包括服饰等在内的宫廷织绣品的情况,可从时任英军司令格兰特的书记官斯温侯所写《1860 年华北战役纪要》中窥见一斑。

联军头目在西苑合影,中立者即为联军总司令瓦德西

他在这本纪要中写道:“由于将军(指格兰特)现在不反对掠夺,任何人皆可得到允许离开军营,涌向圆明园。……军官和士兵、英国人与法国人,以一种不体面的举止横冲直撞,每一个人都渴望抢到一点值钱的东西……在一间屋子里,你可以看到好几个不同等级的军官与士兵钻到一个箱柜里,头碰头,手撞手,竞相搜寻与抢夺里面的物品。而在另一间屋里,一大群人正争先恐后地翻弄着一堆华美的龙袍。……右边的丝绸库被冲开了,十多个人奔进那如山的,大捆的名贵丝绸与刺绣堆中。……尽管抢劫者将它们一车一车的运走,库房内的织绣品依然堆积如山,遍地都是……”

英国公使额尔金于十月十八日下令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使这座享有“万园之园”及“东方凡尔赛宫”等美誉的圆明园,在被英法联军劫掠一空后惨遭焚毁殆尽。包括咸丰帝后在园中的所有御用服饰及皇家织绣品一并荡然无存。

联军头目坐在乾清宫宝座上

在圆明园遭洗劫四十年后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由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国组成的八国联军,再度攻陷北京城,并迫使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匆忙离开皇宫逃往西安。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竟然特许军队在皇宫公开抢劫三日。就连皇宫三大殿丹墀上所陈设的鎏金铜缸上的黄金,也被侵略军用刺刀全部刮去。西苑(今中南海)中的仪鸾殿,原本是慈禧太后垂帘归政后颐养天年的住所,其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和极尽奢华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八国联军攻陷并占领北京后,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竟然把他的司令部就设在西苑的仪鸾殿。当瓦德西最终从这里迁出时,仪鸾殿及西苑内早已被洗劫一空。经过这两次劫掠,西方列强损毁和劫掠了我国数量巨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02

拍卖行情

清末,大量宫廷皇家珍玩及日用品流失民间及海外。其中清代宫廷服饰除一部分现在已经被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收藏外,至今仍有不少散落在民间,为私人所持有。

因此,在国内外一些艺术品拍卖会及旧货市场上,常常会见到清代宫廷服饰的身影。其价格近年来也一直呈现攀升势头。

2005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一场名为“锦绣绚丽巧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上,就汇聚了不少包括清代服饰在内的中国古代丝织品。

而这些清代服饰拍品的大部分均来自宫廷,过去曾经都是帝后或高官显贵的专享。从这批清代宫廷服饰拍品的实物现况来看,绝大部分都保存良好、品相较佳。

试举几件为例:清雍正明黄段缎五彩云蝠金龙袍料——该袍料除没有接袖和马蹄袖外,其前后片基本保存完好。估价18万至25万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69.3万元人民币。

清雍正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袍料

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龙十二章龙袍——此龙袍虽明显有穿着使用过的痕迹,马蹄袖也似非原配,但整体品相尚可。估价8万至12万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66万元人民币。

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龙十二章龙袍

清同治赭色缎绣平金银兰花万寿纹便袍——此便袍为立领,右衽,平袖,绣工精巧、色彩鲜丽。估价约3万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11万元人民币。

清同治赭色缎绣平金银兰花万寿纹便袍

清光绪水绿绸绣花卉蝶便袍——此便袍圆领,平袖,在水绿绸地上彩绣花卉蝶图案并镶牡丹蝶绦边。工艺精湛、色彩鲜艳。估价3.5万元人民币,最终成交价4.1万元人民币。

清光绪水绿绸绣花卉蝶便袍

2008年6月7日,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所拍一件清乾隆明黄缎绣十二章龙袍。估价35万至45万元人民币,成交价67.2万元人民币。

清乾隆明黄缎绣十二章龙袍

2011年12月11日,华艺国际拍卖公司的一件清中晚期明黄地缂丝云海八宝吉祥纹龙袍。估价60万至8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26.5万元人民币。

明黄地缂丝云海八宝吉祥纹龙袍

2012年6月3日,澳门中信拍卖公司的一件清中期明黄缎绣五彩云鹤暗八仙龙袍。估价280万港币,成交价322万港币。

另据报道,2015年6月8日,北京保利2015年春季拍卖会“垂裳——海外藏家珍藏明清织绣服饰”专场在北京举行,共推出144件清宫服饰拍品,总成交额达到2300余万元。其中,清顺治满绣彩云金龙纹满文龙袍以460万元成交,拔得头筹。

从数年间拍卖成交价的结果来看,市场上清代宫廷服饰价格上扬的走势十分明显。

清顺治满绣彩云金龙纹满文龙袍

03

如何鉴别?

只要是在市场上,一般商品就都会有真假优劣之分,要想准确辨识清代宫廷织绣服饰,

重点是要把握宫廷织绣服饰的基本特征,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看形、看工、看细节等几个途径进行。

(一)看形

看形是指当面对一件尚不辨真假的清代宫廷服饰时,第一眼就先看外形对不对或像不像。那么,和谁去比对呢?

我们都知道清代宫廷服饰中的礼服和吉服等都是受冠服制度约束的,必须严格执行《钦定大清会典图》去制作。因此,

一般情况下比对的标准首先就是《钦定大清会典图》。

完全不符合典制的,即连形都不似的所谓清宫服饰肯定是要打问号的。

《钦定大清会典图》书影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清代宫廷服饰在各个时期是各有其特点的,如清代冠服制度在清早期时就尚不完备,至清中期时才最终确立,而到了清晚期时又出现了变化等。因此,不能不分具体情况仅凭与《钦定大清会典图》的对照,简单做出真假的判断。

《大清会典图》中的皇帝夏朝袍

但只要我们不仅掌握清代服饰制度的基本内容,还了解不同时期清代宫廷服饰的特征,包括形制、纹饰、色彩以及工艺水平的差异,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其真假优劣做出最终清代宫廷服饰鉴赏正式判断。

因此,所谓看形的形,不仅仅是看是否和冠服制度对得上,还包括看服饰的色彩、纹饰和工艺等所有外在的信息。

例如在清代宫廷服饰之中有不少色彩和纹饰的使用都是有专门规定的,不得用错。并且清代早、中、晚各时期在服饰用色风格上也有很大不同,如早期风格古朴、中期活泼鲜亮、晚期略显艳俗等。从纹饰题材来说,有些纹饰题材如龙、凤等是继承传统的,但不同时期风格也有所差别。有些纹饰题材(如玉兰花)只在慈禧太后时期才较多出现等。只要平时注意多学习多积累,清代宫廷服饰上的这些特征还是能够把握的。

(二)看工、料

所谓看工即是观察一件服饰整体的工艺水平,通俗讲就是看活好不好。

工艺的好坏由工具和工匠两部分组成,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由于是御用的缘故,凡承制宫廷服饰各环节所用纺织工具都是当时最先进和最可靠的。所役使工匠,不论织工还是绣工也必是当时最顶尖的高手。因此,真正的宫廷服饰的匹料一定是光滑紧致、均匀平整的。其绣活也一定是劈丝精细、针脚平齐的。

明黄色缎绣葡萄蝶氅衣料

“上用龙袍”衣料盒

从用料上看,清代制作宫廷服饰从来都是不惜工本,大到帝后龙袍,小到香囊荷包,件件货真价实。并且,绝大部分的宫廷服饰在织造和刺绣时都会大量使用纯金制成的金线,同时还会有大量的珍珠、珊瑚等珠宝钉缀其上。绝不会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即便到了晚清整体织绣工艺水平出现滑落,但仍不失较高水平。

(三)看细节

形式、工艺及用料都基本符合的情况下,从一些细微之处入手认真观察,则不仅可以强化对清代宫廷服饰真假优劣的判断,甚至还可能帮助我们对其做出更加精确的判断。例如,若从纹饰上的细节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由顺治到宣统的两百多年间,服饰上的纹饰即便是相同的题材,在一些细节上也会存在着差别,而这些差别正是将清代宫廷服饰做出精确断代的依据。

乾隆皇帝吉服( 龙袍)细部

例如,如果掌握了清代龙纹前后期变化的规律和特征,就能发现在清代宫廷服饰上各时期的龙纹是存在着较明显差别的。

除此,从袍袖的尺寸上看,清中期以前都是宽袍窄袖。到了中期以后部分衣袖逐渐宽起来,特别是在道光时期,曾一度出现极为夸张的宽袍宽袖的袍服形式。而到了晚清时期又出现了逐渐向窄身窄袖发展的趋势。

顺治 明黄色织八团云龙妆花纱单龙袍

道光 大红色缂丝加绘八团梅兰竹菊纹吉服袍

另外,清代宫廷服饰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一些本时期特别崇尚或独有的衣着色彩、纹饰题材和装饰风格。这些都是我们在判断某一件清代宫廷服饰的真假优劣时所必须了解并加以注意的。

乾隆皇帝吉服( 龙袍)细部

图文均摘编自《清代宫廷服饰》、《京绣》

推荐阅读

《清代宫廷服饰》

冯林英 著

16开,精装,380元,

228元

2019年3月版

ISBN:978-7-5077-5351-6

本书依据清代冠服制度,详细介绍了礼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十二类宫廷服饰的特征,并从服饰的制作流程、织造品种、工艺技法、服饰纹样,以及古代织绣服饰艺术品的鉴别收藏等角度出发,参考宫廷服饰藏品的实际情况,对中国服饰文化(特别是清代宫廷服饰)的发展演变进行详细梳理。书中收录大量精美清代宫廷服饰高清照,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京绣》

洪涛 冯韵明 孙颖 著

16开,平装,160元,

96元

2018年11月版

ISBN:978-7-5077-4544-6

京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现状堪忧。关于京绣的系统深入研究亦不多见。本书10余万字,珍贵历史图片及手绘线图500余幅,全面介绍了京绣的历史及特点、京绣的分类(宫绣、日用绣品、传统戏服)、京绣的工序及针法,填补了京绣出版的空白。本书理论联系实践,系统总结、详细介绍(图文并茂)了京绣针法48种,集京绣针法之大成,对京绣的传承和发展意义深远。

学苑出版社

光学测量仪器

影像测量仪仪

光学测量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件争议较大的涉银行信用卡纠纷案一审代理词-牡丹卡分期利率多少 下一篇: 一份人寿保险惹争议!双方争夺优先受偿权,到底应该判给谁?-保单质押贷款能贷多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