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多老年农民的命运与农业集约化经营-中国多少亿农民

炒股干货 阅读 148 2025-04-24 19:24:43

一,老年农民现状

“七普”数据:目前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亿余(不含农民工),其中老年人1.2亿,农村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农民,一部分一生务农,一部分早年进城务工,年老后回到乡村。他们的生活来源,子女在乡务农的,协助子女务农;子女在外就业的(含农民工),自己以年老之身继续务农(或将土地转包出去),维持家庭代际分工。老年农民大多数温饱没问题,只是年老体衰,乡下生活存在一些困难。

二,农村生产经营现状

全国农村差别很大。

发达地区城市附近农村,生产经营已实现与城市配套,融入城市经济,经济转型成功。

一些沿海地区或内地条件好的地区农村,瞄准国内外市场,实施品牌战略,经营一村一品或一村数品的优势产品,已实现公司化转型。

以南街村、华西村为典范的农工商联合体,将农村建成高福利公司,是可贵的发展模式,只是普及难。

重要商品粮生产地区,由于社会资本介入,土地集中度较高。

其余条件较差地区,传统分散经营依旧。

三,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中国土地的封建地主所有制延续了几千年,近代革命的首要任务、目标,就是实现“耕者有其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表述为“平均地权”。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以大地主、大资本家为依靠,当然不能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在解放区就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建国后完成土改,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互助组,农民自由组合,土地等生产资料仍属农民自己。第二步,初级合作社,农民以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实行分红与按劳取酬相结合。第三步,高级合作社,不再分红,只按劳分配。农民以土地换取了社员身份。

《土地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集体所有”即“农民共同所有”,区别于一般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所有。所以,农民长期、无偿享有的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土地收益权。

四,农民对工业、城市建设的巨大贡献

新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按照国家计划,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保持价格剪刀差,农业为工业输血,保工业资本积累和城市建设。为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需要,严格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种粮的农民饿死不少,而吃商品粮的城里人鲜有饿死的。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市化起飞,大量农村土地变为城市工商业用地,土地增值几十、上百倍,成为工业、城市发展资本的重要来源,但农民享受不到。

从1980年代开始,农民陆续进城务工,干的是脏活累活,条件艰苦,待遇菲薄。而养老保险制度于1996年以后才逐渐普及。农民工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历史原因、体制原因,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

五,农业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土地集中

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实有耕地19.14亿亩。现有农民5亿(不含2.9亿左右农民工)。美国有耕地23亿多亩,农民却只有320万。对比之下,可见我国农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之少,经营之分散,收入之低。

全球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城市人口一般都达到85%以上,我国以85%为目标,还有3亿农民需脱离农村(2.9亿左右农民工已算作离开农村)。

我国小农耕农业已延续了几千年,再延续下去显然已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应加速土地集中,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

条件具备的农村,可由乡、镇或县组建农业公司,农民以承包的土地入股,老年农民退出生产经营,只享受分红。农村公司化后,农村人员离开村庄,集中到城镇居住,农村可腾出大量面积转为耕地。

欧洲的土地集中,从“羊撵人”的圈地运动开始,先后用了一百多年才完成。我国农村人口多,大量农地资源条件差,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土地集中过程会很漫长。但不能等了,要创造条件加快速度。

影象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系统

影像测量仪系列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亿元存银行,一天的利息是多少?不上班靠吃利息够用吗?-3亿存活期一天多少利息 下一篇: 一亿存银行和存余额宝,一天的利息分别是多少?哪个更好?-余额宝一天利息多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