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校为何热衷改头换面引发争议和吐槽不断-北京东华易时科技有限公司
原标题:高校改名方兴未艾,变动最大的是普通院校,今年又有46所高校可能变更校名。在升级、改名带来更多的现实红利面前,不少高校朝着层次更高、学科门类更广的方向靠近——
一些高校为何热衷改头换面
近日,两件与高校改名有关的事情在网络空间持续发酵。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的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其中包括新设本科学校、更名大学、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和同层次更名四类。这也意味着,一旦通过最终评议,今年将有46所高校变更校名。
另外一件由此引发的新闻是,唐山学院申请更名为“唐山交通学院”的消息引发西南交通大学学生的不满,两所高校的学生在社交网站上展开“对战”。由于历史原因,西南交通大学在1928年曾有数月使用过“唐山交通大学”这一名字,这被西南交大的学子视为曾经的“历史名片”。
事实上,高校改名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次,而由此引发的争议讨论也屡见不鲜。据统计,仅2010~2016年期间,我国就有200余所高校更换了名称。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2000多所公办高校中,有将近一半的高校改过名。
你的母校改名了吗
“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是华北煤炭医学院,毕业证上写的是河北联合大学,工作后看师弟发的母校照片成了华北理工大学!我到底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一名华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对《工人日报》记者表达了困惑。
“什么!放个寒假回来学校名字都要变了?”多位受访者如是说。
数据显示,2012年~2017年间,中国有超过200所高校更换了校名,其中2012年有30所,2013年有51所,2014年有36所,2015年有72所,2016年有39所,2017年列入专家考察的高校有46所。
记者梳理高校更名的“路线图”发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逐级升格:职业学院改为学院,学院再升级为大学;二是独立院校与母体学校脱钩或更名;三是地域命名不断扩大:原本由城市命名的大学改为省字头命名,省字头再改为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命名;四是提升校名“颜值”:把校名中的“水产”“铁路”“化工”等字眼去掉,改为“海洋”“交通”“理工”等,向层次更高、学科门类更广的“高大上”方向靠近。
近几年,随着高校更名数量的增加,因高校更名引发的争议和吐槽也越来越多。
最有名的例子要属泸州医学院的两度改名事件。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这一更名引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老校友的反对。在与四川大学的“夺名之争”持续了半年之久后,2016年1月17日,四川医科大学再易其名,新校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而此前,河南许昌学院申请更名河南理工学院,因撞名河南理工大学也曾引发争议,而同在河南的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更名为中原科技学院后,也曾因简称撞车“中科大”,引发不少的争议。
校名“整容”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一些重点大学改名后反而更像“民办高校”,被调侃为“民办”重点大学。比如,无锡轻工大学与两所学院合并后更名江南大学,上海的中国纺织大学改名东华大学,南京的华东水利学院更名为河海大学。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改名长安大学后,以前该校录取线超出一本线70分以上,而在改名后的10多年时间里,录取分数线都很难超过以前的水准。
更名冲动从何而来
纵观高校改名风潮不难发现,“985工程”高校的校名稳定性最高,“211工程”院校其次,校名变动最大的是普通院校。
专家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985”“211”高校的校名本身已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高校进入平稳发展期,自然不会轻易变更校名。而普通院校有更名诉求,主要是因为这类院校处于成长期。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需要“专升本”“学院”升格“大学”等校名的变化体现学校的成长,同时,一些院校办学思路的变化也导致了校名的改变。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高校更名迭出与政府力量的推动及高校自身的发展诉求不无关系。高校看重的往往是改名之后带来更多的现实红利。一方面,我国当前对高校的评价主要是行政评价,而行政评价存在把大学、学院、学校分为不同层次、等级的问题,通常如果学院更名为大学,可以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投入,而且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师资聘用中,也有更大发挥余地。这引导学校追逐“高大全”,通过行政级别的上升,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与资源。
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对于学校、学院和大学也存在“以名识校“的问题。一所高校,从学院更名大学,办学质量并没有变,可当年的招生就可能提高录取分数好几十分。一些高校期待通过更名实现吸引优质考生、提高录取分数线、提高影响力的目的。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罗志敏指出,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用人单位更倾向于从有名望的大学里选人用人,家长和学生也因此把校名看得很重。在这种社会氛围下,高校自然希望拥有一个能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名字,“从以往经验来看,这被普遍认为是拓展高校发展空间的一条捷径。”
想成名校不能只改校名
显然,想提升高校影响力,晋级名校仅仅更改校名是难以实现目的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内涵式发展才是未来方向。
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引导存量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当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也提出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谈及高等教育发展时同样强调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那么,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在熊丙奇看来,人才培养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内涵式发展必须聚焦于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全面提供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
熊丙奇进一步指出,要想让高校安于定位,不在更名上做文章,需要改革的是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模式,不能把学校按校名分为三六九等,要强调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评价,形成各类型、各层次高校都能办出一流水平的办学环境,以引导高校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避免出现同质化的大忌。
罗志敏则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在高校名称使用、更名上做出更细化的规定,把好“入口关”,严格规范更名标准和程序。
时下,电影《无问西东》正在上映,这部本来是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献礼的电影,虽然迟到了6年,但是影片诠释出的大学精神和大学传统依然有现实意义。有受访者在看完电影后如是评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时间在变,对大学精神的传承和求索没有变,而这种探索从来不是为一个名字,而是为寻找真正的大学初衷和大学精神。(记者 王维砚)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光大信托老总是谁光大信托老总级别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光大信托老总是谁,以及光大信托老总级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光大浦汇信托可靠么光大集团
-
万里长江奏响新时代澎湃乐章-龙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标题: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万里长江奏响新时代澎湃乐章6300千米,她从世界屋脊一路奔腾,东流入海;180万平方千米,她润泽万物而不争,大爱
-
万达集团保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0.1万人-万达集团一共多少人
1月3日,万达集团公布2022年度新增就业数据。全年新增服务业就业20.1万人,其中大学生超过10.2万人,超额完成万达年度就业目标。万达广场是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开业一个广场
-
万达电影:预计2022年全年亏损,净利润同比减1322.57%至1933.86%-万达电影股票最新资讯
万达电影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全年亏损13亿元至19.5亿元,同比上年减1322.57%至1933.86%。公告中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1
-
个人投资者投资国债正回购攻略个人资金如何参与逆回购
其实个人投资者投资国债正回购攻略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个人资金如何参与逆回购?,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个人投资者投资国债正回购攻略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个人投资方向个人投资方向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个人投资方向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个人投资方向有哪些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
万达电商平台飞凡宣告注销“腾百万“曾计划5年投资200亿-百度腾讯万达成立新电商公司
王健林之前野心勃勃地说过,万达将打造全球最大的商业O2O平台,万达未来最大价值的板块是飞凡,飞凡将在2020年利润过百亿并上市。戏谑的是,就在 2020 年,万达最终还是告别了"
-
万科总部旧改立项半年已开拆,二期也要来了,90万㎡大城即将崛起?-彩田工业区多少钱
近期三星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对实施主体进行公示,将由深圳市中科万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发,而该公司为万科旗下子公司。对于三星工业区旧改,今年1月份小编有到现场踩盘,但因突发疫情打乱了后续的报道计划。当时该项目已经动工拆迁部分旧建筑,如今二期也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