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关基金市场,抑或是个人投资的感悟和思路-自有基金
前情提要,本文并非基金推荐,甚至也不涉及基金知识,仅仅是笔者在今年投资失败(笑)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有关基金的思路或者说感悟,基本上属于仅供参考,图一乐的内容。但若能对读者有什么感触,或是能够给予一些思路,那么也算有所帮助。
本文中所提及的基金,主要指的是公募基金,不涉及量化、老鼠仓、XX帮等意义不明的存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自有基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并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常见的机构包括公募、私募、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社保基金等,而本文则主要聚焦于公募,这是散户接触最多,也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环节。
01 “排名机制”利弊
国内的公募基金通常由基金经理、投资基金、投资主办、交易员、研究员等成员组成决策、投资、交易的团队,相较于散户投资者,由于团队规模大,研究底蕴深、动用的资金大、涉及的行业多,因此在较长的时间区间内,基金团队通常是比散户有着更为亮眼的业绩表现。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会面临着来自市场的监管,以及面对大众的监督,不能像散户一般朝三暮四,他们必须每天都直面市场。除了合规以外,他们还必须定期给自己的投资者一个交代,也就是定期的业绩表现考核。
国内的公募基金产品基于监管和准则,都存在着一个定期的考核机制,无论是绝对收益或者是相对收益,基金产品必须要拿出一些能够说服投资者的东西来。并且在监管的要求下,国内的公募基金面临的时限是有限的,季度、半年度、年度,最短三个月,最长三年就必须给出一份答卷。而这份答卷又往往会成为这个基金团队的“履历”,不仅决定了这份基金当前的火爆与否,甚至会伴随团队成员走过整个职业生涯,成为评判的标杆。
另一方面,无论是公募、私募、还是保险机构或是别的什么团队,只要定期公开业绩,那么成绩可以被量化,追求相对收益也好,追求绝对收益也罢,有数据就有比较,也就会有排名。上至年度排名、下至月度排名,目前的基金爆款无非是在排名中具有亮眼表现的前几支。“冠军”的名号会回馈基金本身,让其销量更为显眼,而渠道和宣传也会为其让路,使基金经理成为“明星”,这是对于团队而言或者是对于产品而言都有好处的正反馈机制。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公募基金的经理该如何自处?只坚持自己的方法论并不足够,因为对手的产品可能会更好,表现会更亮眼,那么在下一次公布排名前,自己的客户是否有可能流失给其他产品?就算基金经理本身心里清楚,这只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自己的选择的并没有错,但团队依旧要担心投资者因为业绩低于预期而减仓,为本季度的考核蒙上阴影。这种焦虑,将成为基金团队必须面对的问题。
02 争排名,以及思维陷阱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种选择就成为了公募基金中的常态,即在当前产品的框架下,基金经理也会倾向于选择“当前景气最佳”的股票,而并非“未来可期”的股票。当然,股票的选择标准依旧严格,需要契合基金主题,行业前景亮眼,但在此基础上,业绩增速最高,景气最好,或者说“涨的最好”的标的,就成为了首选,买的好是不够的,还要“比别人买的好”,不是短视,但似乎又有些殊途同归。
当一只产品连续多个季度,或者1-2年内排名靠前,那么产品管理人将成为基金公司或者说是市场重点营销的对象,发行的产品或管理的资金数量将更多,那么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亦或是在过去的成功经验中积累形成了路径依赖。
在当前市场上的基金产品中,就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尽管是两只产品,但持仓似乎一模一样,但市场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走老路的后果,只会是发行老路走不通,这也就形成了当前一些明星经理突然不行了的情况。而在前几年,也不乏群体抱团争取同一只标的,后在一段时间内雪崩瓦解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新发行产品的方向上,基金市场又体现出这样的一种趋势:从需求角度先选出景气赛道,再选公司,假设只要景气上行,公司业绩就能持续兑现甚至超预期,股价就能持续上行。然而在2022年的极端环境下,过于集中的赛道方向不仅塞车,踩坑也一起,颇有点“一损俱损”的味道。
上述的情况并未针对哪只产品或者说哪家的产品,应该说机构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下,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上述情况。而带入到个股投资者身上,也不乏在一只股票中赚了钱,就一直盯着一只股票/一个行业买的情况。如何去规避这种思维陷阱,让产品和自己的方法论不被制衡住,才是本文想去思考,探讨的内容。
03 积累市场认知,找寻新方向
想不受困于市场环境,需要调整的内容可以说很多,包括人力资源、基金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运气的左右。但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知识或者说认知的积累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认知积累可以理解为对市场、行业、公司的认知,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经验的积累。大多基金管理人在入行以前就在这方面有着优于散户的积累,包括学术背景、研究生涯,但在进入行业后,其需要认知的内容将更为复杂,并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转变。
举例而言,随着新的宏观政策发布,对于国内的许多政策前景需要重新认知,如“双碳”向“新旧能源并重”转移;又比如而随着技术研究/项目进展的阶段不同,对于产业链的优势区间也会出现浮动,如C919进入订单交付阶段。
随着市场变化,投资者往往要重新去积累认知,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收集信息和处理,这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就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基金管理人可以凭借团队的力量来缩短这一过程,然而在资讯爆发的时代,投研信息过载的情况将成为基金管理人的挑战,管理人需要从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选择有效的认知吸收,通过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来组合信息,以此进行更为高效的投资。
随着认知的扩张而得到改变的基金经理,将更为高效的进行投资,其思路与方法论也会产生分歧,并以此成为超越竞争对手的核心要素。或是在自身专注的风格或主题风格中通过专业壁垒和认知积累挖掘独特的产业标的,以此获得独特的比较优势,或是通过认知宽度触类旁通,进入到全新的赛道中,使自身的风格更为均衡可控。
04 写在最后
2022年以来,国内外市场出现了大幅震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海外则在通胀与加息的平衡中砥砺前行。截至目前三季度,A股与港股都难言有亮眼的表现,对应的权益类基金也表现不佳,对于投资者(至少对于笔者而言)而言这是痛苦的一年。
正因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基金经理们或许才更能沉淀下来思考,来打破目前困扰自身的问题,对于笔者而言同样如此。对于市场的认知积累是没有尽头的旅途,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里,这将是笔者为之苦恼,为之沉思、并为之热衷的事物,一如既往。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光大信托老总是谁光大信托老总级别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光大信托老总是谁,以及光大信托老总级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光大浦汇信托可靠么光大集团
-
万里长江奏响新时代澎湃乐章-龙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标题: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万里长江奏响新时代澎湃乐章6300千米,她从世界屋脊一路奔腾,东流入海;180万平方千米,她润泽万物而不争,大爱
-
万达集团保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0.1万人-万达集团一共多少人
1月3日,万达集团公布2022年度新增就业数据。全年新增服务业就业20.1万人,其中大学生超过10.2万人,超额完成万达年度就业目标。万达广场是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开业一个广场
-
万达电影:预计2022年全年亏损,净利润同比减1322.57%至1933.86%-万达电影股票最新资讯
万达电影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全年亏损13亿元至19.5亿元,同比上年减1322.57%至1933.86%。公告中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1
-
个人投资者投资国债正回购攻略个人资金如何参与逆回购
其实个人投资者投资国债正回购攻略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个人资金如何参与逆回购?,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个人投资者投资国债正回购攻略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个人投资方向个人投资方向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个人投资方向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个人投资方向有哪些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
万达电商平台飞凡宣告注销“腾百万“曾计划5年投资200亿-百度腾讯万达成立新电商公司
王健林之前野心勃勃地说过,万达将打造全球最大的商业O2O平台,万达未来最大价值的板块是飞凡,飞凡将在2020年利润过百亿并上市。戏谑的是,就在 2020 年,万达最终还是告别了"
-
万科总部旧改立项半年已开拆,二期也要来了,90万㎡大城即将崛起?-彩田工业区多少钱
近期三星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对实施主体进行公示,将由深圳市中科万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发,而该公司为万科旗下子公司。对于三星工业区旧改,今年1月份小编有到现场踩盘,但因突发疫情打乱了后续的报道计划。当时该项目已经动工拆迁部分旧建筑,如今二期也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