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私募基金是如何加入AI炒作大军的-加入私募基金

银行理财 阅读 145 2025-04-24 18:32:16

近期人工智能板块逼空式暴涨,TMT板块牛股成群。有41股年内涨幅超过100%。

4月3日,公募基金披露最新净值,其中显示,不少基金产品的净值,已经开始大幅偏离估算净值,很有可能有一些基金经理大换仓,买AI了。

公募没有人详细讲换仓逻辑,恰好雪球这方面发言有一个发言非常积极的私募@月风_投资笔记 。

之前不太了解,去查了一下过往业绩。

展示了7个产品,其中前6个产品是17到19年成立的,管理时间截止于22年7月15日。这些产品的净值曲线走势高度一致,估计买的股票都差不多,年化收益从10.7%到18.7%,客观来讲还算不错。

重点来了,第7个产品是从上一任东家离职后发行的,

产品成立于22年11月1日,截止今年3月31日,净值1.3247,主要是今年3月以来涨了31.37%,据评论说前两个月没有公布产品业绩,大涨后就公布了业绩,并且频繁发帖证明自己有远见。

这是产品的净值曲线,直到今年的3月10日,投资收益率还是-1.63%,随后就开始了气势如虹的上涨。

恰好是3月10号这一天,在B站进行了一场直播《最近的结构性行情会持续到何处?》

其实之前一直在为AIGC呐喊,但估计嘴上喊得响亮,实际上没有怎么加仓,因为产品净值在3月10日之前没有涨。

在1月24号的时候,继续坚持看好港股。

2月10号的时候,开始谈AIGC,最终的结论是:

“AI这个大概念也许真的会贯穿未来几年,但是如果落不了地,那就会像元宇宙一样大家过了就忘了。其中我还是偏乐观的。”

可以看出,这个时候对AI其实也不是完全拿得准。

这是2月18号的发言。

“我冷嘲热讽当年的中青宝”

“我骨子里讨厌诈骗和纯概念”

“但是,AIGC的逻辑真能讲通,认可AIGC这个概念的比例非常高”

嘴上说讨厌概念,为啥又要追求别人认可概念呢[思考]

这是3月2号的发言,为AIGC辩护。

“为什么AIGC暂时没崩?一定有一些增量资金往里面冲对不对?”

“机构重仓股就是一路阴跌,一定是有减量资金往外面逃对不对?”

都是在谈资金,这就是私募基金经理的关注重点吗[思考]

在3月14号的时候,这个时候估计刚刚换仓到AI相关的股票上,还没开始大涨,看到了中特估大涨,心态有点绷不住了。

“有点失眠”、“反感存量博弈的的丑陋性,但不得不参与,所以整个人变得被动激昂”、“失望和感慨”

3月17号,估计这个时候已经把大部分仓位换到AI概念股了,开始否定自己两个月前的看法和持仓。

“之前的仓位有光伏设备、汽车中游、线下医服。加起来不到10%的仓位,2个月折进去3个点不到的净值”

2个月时间,10%左右的仓位跌掉了3个点的净值,也就是说在今年前两个月普涨的背景下,选出了3个跌幅30%的股票,

当然,3月中下旬,AI概念股大涨,他的产品直接涨超30多个点,开始频繁发帖证明自己的无比英明。

当然,头脑清醒的球友是懂的。

在3月初的时候,我是强烈看空AI炒作的,当时也针对$浪潮信息(SZ000977)$ 这种股票提示了风险,

认为买长期业绩增长的股票才能赚到大钱,偶尔靠运气买题材股赚到的钱迟早会亏出去。

看完这位私募基金经理的转变,我终于知道了自己为什么在这波AI大涨中没赚到钱,明白了某些机构买入AI的换仓逻辑和心路历程,也明白了自己和这些机构的差距。

我和某些机构的差距在于:

1)做不到双重人格,嘴上说厌恶概念,身体却很诚实地参与

2)没有把握资金走向的能力,不能够通过资金抱团赚钱

3)没有存量博弈的强大心理,不擅长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

目前而言,某些机构的心路历程应该是:

净值一般——概念大涨——关注概念——半信半疑——尝试买入——重仓杀进——净值大涨——我最牛逼

未来应该有两种发展可能:

一战封神——大笔募资——跌下神坛,一地鸡毛

一战封神——大笔募资——永远封神,永远牛逼

你觉得会是哪种结局呢?

自动测量仪

光学测量公司

光学影像

小型影像测量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个票赚两亿!“葛老大”王者归来,哥还是江湖的传说-刘强靠期货赚多少钱 下一篇: 一个私募操盘手的揭秘:庄家操盘五步曲,看懂跟着庄家有肉吃!-私募基金操盘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