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硕士毕业后,他来宜昌当修门匠

理财百科 阅读 73 2024-12-10 13:55:37

你知道吗,宜昌有个

“天下第一门”

它有13层楼高,厚3米

重量近900吨

它就是每天通航各类船只的

三峡船闸人字门

以往,到了维修期

闸门下云集了众人进行作业

现在,电钮轻轻一按

13层楼高的大门就能被缓缓抬起

这一切

来自一个神秘团队的默默努力

我是湖北松滋人

生于1979年

本硕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专业

2005年毕业

进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那年,我刚满26岁

一进入单位便被选入

“人字门多点同步升降系统”研发团队

师父名叫覃祥孝

他把我带到

传说中的“天下第一门”

他讲述着船闸检修时

同事们手摇千斤顶

对闸门进行顶升的艰难场景

“这么多人检修,费时又费力啊!”

当时师父举了个例子

船闸每检修一天

就会有近70艘船

28万吨左右的货物受阻

带来8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传统的人力操作千斤顶

几个人手摇操作杆

非常费力

难以保证闸门顶升过程中

受力均匀和整体平稳

控制行为也全凭个人经验

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施工方式劳动强度大,施工时间长

不能适应船闸快速检修的要求

“你现在明白,我们这项研发的意义所在了吧”

师父的讲解

让我深感肩上的担子非常重

我暗暗下定决心

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和团队一起设计一套

“人字门同步升降系统”

让三峡船闸闸门实现自动顶升

2005年6月到12月

是我终生难忘的半年

包括我在内的研发团队

投入到废寝忘食的工作中

研发的困难在于千斤顶的防偏载控制

设计4个点位,按照偏载极限设置为

35吨、70吨、150吨、300吨

要求同步顶升

精确到0.5毫米以内

我们的工作地点

在一片红砖房内

为了让研发快点,再快点

大家没日没夜的测试

只要发现测试数据不对

我们会连夜探讨,从原理上进行分析

产生新的思路,逐条分析测试

那段时间

我连续22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饿了就在工地随便吃点

其他时间都在工作

瘦了10多斤

朋友开玩笑“你是不是报了啥减肥班?”

在忙碌中

我和同事们总是互相鼓励

等这个技术研发出来了

国家就有属于世界顶尖的

自动升降系统了!

为了国之重器检修安全

再苦再累又何妨!

2005年12月

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人字门同步升降系统”

终于完成首创研究

我们喜极而泣

我们终于有了

我们行业,终于有了这一顶尖技术!

如今,站在三峡船闸

看着过往船只

我深切地感受到技术进步后

长江航运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需要40人

12小时协同完成的高风险工作

变成只需要轻松一摁电钮

1小时内就能完成船闸闸门顶升

船闸的检修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技术的研发没有止境

这些年

“人字门同步升降系统”

在不断升级中

最新的3.0ULtra也在今年初亮相

转眼间

三峡工程建设开工已有30年

作为国之重器的“守门人”

我深感责任重大

千钧重担

需要一代代人挑下去

这些年

我从一个青葱小伙

变成稳重的技术负责人

我从师父手里接过传承的接力棒

带出了第三代、第四代技术员

现在

“徒子徒孙”遍布国内各个船闸、升船机

为大国重器贡献力量

在三峡工程建设的征程上

作为开拓者

我们有一个共同理想

要将“三峡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努力让内河的技术维持“行业顶尖”

为祖国的强大和复兴努力奋斗

今天

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和传承

为了伟大的三峡工程一往无前

为了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来源:三峡新闻

隔热门窗

高端铝合金门窗

高端断桥铝合金门窗

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19万余张操作证造假安全生产如何杜绝“暗箱操作”? 下一篇: 1mm的极薄吊顶灯槽,该怎么做?(dop设计干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