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河南安阳,汉奸的棺材被抬上火车,西城墙外是日本的神社

NFT 阅读 179 2024-12-10 13:52:44

河南安阳,旧称彰德府,地处河南最北处。是甲骨文的发现地和周易的发源地,有着悠久和璀璨的文明史,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本组图片由拍摄于1941年冬季,距离1937年11月安阳失守已过去4年时间。尽管日本人在拍摄时刻意美化,但我们依旧能从中感受这座千年古城被侵略者铁蹄所蹂躏的惨状。

新民门

安阳古城始建于后魏天星元年(公元398年),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拓城增筑。有四座城门,分别是东门“永和”,西门“大定”,南门“镇远”和北门“拱辰” 。图为安阳的西门,日伪时期将这座城门改称“新民门”,并在城门边上搭建了碉堡,扯上了铁丝网。照片中就出现了两个穿着围裙的日本女人,说明此时的日本平民已经可以在城墙内外肆无忌惮地招摇过市了。

鼓楼之下的中山街

从鼓楼门洞看中山街景。民国初期,随着新思想、新文化的涌入和传播,安阳鼓楼、城隍庙以及西大街一带都新修了许多中西合璧风格的商业铺面。图中的安阳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曾被作为“安阳县中山图书馆”使用。1935年的某个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这座屹立在安阳城内近六百年的古建筑损毁,大火烧了两天,最后只剩下一个高大的基台。

安阳街市

这些新修的建筑将中国建筑传统与西方建筑风格完美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民国初期的建筑特色。图为安阳的一条街道,虽然不如中山街上建筑的紧凑和规整,但人流熙熙攘攘,同样非常热闹。

安阳的早晨

街道两边是高大的树木和林立的商铺,近景的大树上,一名男子正在整理挂幌子的木棍准备出摊,树下站着他的孩子。街口处摆着一个卖水果及杂货的小摊,摊主坐在摊后等待顾客上门。

街头汲水

安阳街头的一个汲水点,一大早便围满了挑着水桶前来打水的人。这里是靠近火车站的一条街道,已经使用上了自来水。

古牌坊

一座高大而精美的石牌坊,矗立在距离安阳桥不远的道路尽头处。宽阔的安阳桥面上有零星的行人往来,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桥面和引桥部分的地面都以砖石铺地。

安阳桥

安阳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桥梁,传说为五代时修建。1937年,国民党守军为阻止日军侵犯将安阳桥炸毁。图中损毁的栏杆处就是当年断桥的地方。

西北街市

从高处远望安阳古城的西北方向,民居建筑密集紧凑,文峰塔高耸在鳞次栉比的民居之上,特别醒目。

文峰塔下街巷

文峰塔的造型在全国范围都非常少见,绝大多数的古塔都是上小下大,而文峰塔却一反常规,上大而下小,非常独特,它也因此成为了安阳标志性建筑。

车前棺材

一列火车停靠在安阳火车站,车厢前摆放着一具棺木,里面躺着一个死去的汉奸,打算用火车运出安阳。

抬棺上车

一些男子正在将汉奸的棺木搬进车厢,车厢内站着一名日本人,另外还有伪军士兵在上面帮忙,其亲属当中有人在穿孝的时候还不忘罩上一顶日本帽子。 在当时能受到这种“待遇”的人,只能是铁杆汉奸。

日本神社

这是日本人在安阳大西门外建的神社和忠灵塔。当时的沦陷区这些建筑无处不在,塔是日本人为纪念被打死的鬼子所立,神社则是日本人祭拜神的地方。

神社大门

日本神社是日本神道教建筑,大门前都立着一个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木头建筑,叫做鸟居,穿过鸟居有一条大道直接通往神社。鸟居边的石灯上写着“奉纳”字样。石灯最早雏形是中国供奉神佛时点的供灯,之后经朝鲜传入日本。

神社侧影

这张图可以看到日本神社的位置,从左往右分别是石灯、鸟居、忠魂塔,远处是安阳的西城墙。侵华日军每侵占一座城市,都要建起这样的神社,一边供奉神灵,一边四处烧杀抢掠。

忠灵塔

和建神社一样,日本人在占领的城市内必建一座这样的玩意儿。一辆偏三轮的摩托车停在画面中间,是日本摄影师乘坐的交通工具。

高端断桥铝门窗

高档铝合金门窗

高端系统节能门窗

高端系统节能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1921年,北京到北戴河海滨的旅游航线:一架飞机几个人票价多少 下一篇: 1952年的捷豹什么样?来这里你就知道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