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保险都是骗人的?常见的销售误导有哪些?-通过保险公司来骗人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在保险、医药等高度信息不对称的行业,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目前我国的保险从业人员已经超过 800 万,由于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市场上存在着大量销售误导的情况。
今天深蓝君就来和大家谈谈,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误导类型,以及教大家如何避开这些坑。主要内容如下:
常见的销售误导有哪些?
为什么保险误导这么多?
教你轻松避开销售误导!
一、6 大误导类型,都有哪些?
保险是一个每年几万亿的市场,但对于业务员几乎是没有准入门槛的。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为销售误导埋下了隐患。
下面是深蓝君经常能看到的一些误导情况,相信不少人都被刷过屏。
误导 1:无中生有,消费别人的哀伤
最近我们相继送走了著名主持人李咏和作家金庸,很多人都在感叹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告别”的年龄。可正当大家都沉浸在悲伤的时候,保险圈却突然热闹起来了,因为传说李咏买了 3 亿保险……
以深蓝君的从业经验来看,这件事大概率是编造出来的。如果保险公司为了吸引普通客户买保险,而去公布大客户的隐私,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在我们深蓝保团队里,有一位非常资深的核保员。据说在审核这种大客户和公众名人的保单前,很多时候是需要签
保密协议
的。
更何况,3 亿保额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的,起码就会面临以下问题:
财务核保:首先你得证明自己有这样的财力,需要这么大的保额;
健康核保:基本上会从头查到脚,保险公司会非常担心是不是带病投保;
再保审核:对于这么高的保额,保险公司肯定会把业务分包给其他几家保险公司,否则赔起来很容易亏钱,所以其他公司还会再次审核。
所以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3 亿保额,更何况以一名主持人的收入还是很难负担这笔保费的……
在深蓝君的印象中,每当有名人去世或者重大社会事故,朋友圈都会被保险刷一波屏。其实深蓝君也认同大家需要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但职业操守还是要有的,我们不能随意消费别人的哀伤。
误导 2:恶意诋毁竞争对手
保险行业是一个江湖,有江湖就会有纷争,而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类似的朋友圈:
深蓝君从 2016 年开始做保险知识科普,关于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问题也写过不少文章,可还是经常有人会留言咨询:小公司会不会倒闭?
关于这一点,直接说结论:
国内的保险是非常安全的,大家相信《保险法》就好
。
除了“小公司会倒闭”,还有一种经常出现的误导就是:
其他公司的理赔都不靠谱,我们理赔宽松,所以贵得有道理。
例如下面这条朋友圈:
深蓝君已经详细分析过:
所有保险公司的癌症理赔标准都是一样的
,不会出现某家保险公司癌症确诊即赔,而其他公司要求肿瘤达到 5 cm才赔。
误导 3:保险公司即将与医院联网
这个谣言基本上每隔几个月就会大规模刷屏一次,下面是深蓝君的朋友圈截图:
其实无论保险公司和医院联不联网,投保时都是需要如实告知健康情况的。如果投保时隐瞒病史,理赔时被保险公司查出来,那就很容易出现纠纷。
关于“健康异常是否要告知,不告知是否能赔”这个问题,深蓝君一向的建议都是:
如实告知就好,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更不要给自己挖坑
。
另外,深蓝君还听过不少业务员对客户说,只要没有住过院,健康告知可以全填“否”。其实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万一以后客户被拒赔了,往往就会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
误导 4:停售涨价,不买后悔
停售和涨价也是每年必定会炒作一两波的话题,下面这张是去年的朋友圈截图:
现在一年半过去了,结果如何相信大家都知道,深蓝君觉得高性价比的产品是越来越多了。
深蓝君反复跟大家强调,
买保险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永远不要因为产品停售而买单
。
误导 5:存款变保单
深蓝君在百度搜了一下“存款变保单”,一共得到 630 万个结果:
网上到处都是“老人去银行存钱被忽悠买保险的”新闻,存款变保单也一直是投诉的重灾区。
很多人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根本没有看清楚产品合同就签名购买了,以为自己买的只是“比存款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
甚至深蓝君还遇到过有银行员工,这样介绍保险:
我们这款是最新推出的理财产品,不但收益比存定期高,而且还会给你赠送一份保险……
明明是附带理财功能的保险,居然变成了赠送保险的理财。明明是保险公司的产品,却说成是“我们(银行)”的产品。对于没有一定金融知识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谓防不胜防。
当然深蓝君不是说银行就是不靠谱的,只是这种误导情况实在是太多了,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误导 6:高演示收益
每到年底,大家都会看到很多理财险的推销,因为保险公司要为明年的“开门红”做准备了。例如下面这款产品:
投入 10 万块,收获 1242 万,单看数字确实非常吸引眼球。深蓝君简单算了一下,平均每年的收益率达到了 5.5%。
在这里深蓝君要提醒你,这些都只是
不确定的演示数据
,要在 90 年的时间里保持 5.5% 的收益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能活到 90 岁的人也不多。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以上 6 点就是深蓝君总结的常见误导类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销售误导的形式是五花八门的,防不胜防。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坑呢?下面我们继续来谈谈。
二、避坑指南,如何预防误导?
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销售误导,最后受伤的往往都是广大的消费者。
今天深蓝君就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讲如何防范销售误导,具体有以下 4 个方法:
方法 1:了解保险知识
我们不敢买保险,害怕买错保险,归根到底就是不了解保险。
如果我们有一定的保险知识,就能够辨别销售人员到底是不是在忽悠你。希望大家能多多学习,明明白白买保险,这也是深蓝保一直前进的动力!
方法 2:选择靠谱的销售人员
在《买保险,找谁更靠谱?保险代理人还是经纪人?》中详细讲到,一个靠谱的保险销售人员应该
根据我们的家庭实际情况,为我们选择合适的产品
。
如果销售人员不停地夸他家的产品多么多么好,而对你的家庭情况不闻不问,深蓝君认为这种推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销售人员时,不可轻信所谓的口头承诺,必要时多选择几个销售人员,了解对比一下。
方法 3:重视回访和犹豫期
很多人买保险,以为付了钱就完事了。其实对于保障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产品,保险公司还会有电话回访。
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都是有录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确认我们是否清楚自己购买了什么保险
,看看业务员是否存在误导行为。如果有疑问,可以及时向保险公司反映。
同时在购买保险后,深蓝君建议:
一定要查看保险合同
。如果发现产品并不适合自己,可以在犹豫期内选择退保。
很多保险产品都有 10-20 天的犹豫期。在犹豫期内退保是没有任何损失的,而超过犹豫期退保就会产生损失。
三、写在最后
保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可是有不少人却简单地相信身边的业务员,闭着眼睛买保险。
虽然每年花费上万的保费,但是连具体保什么都不知道。最后到理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保险居然不能赔……
也有很多人因为害怕被忽悠,虽然知道保险是好东西,但是一直迟迟不敢下手。
深蓝君认为,保险本应该是消费者科学管理财务风险的工具,以上种种都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保险业务员的生存和成长。
作为从业者,我们的责任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用好保险。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一起努力,还原保险的真相 :)
本文源自深蓝保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一季度多股断崖下跌基金斩仓跑路-基金跑了
崖抄底不同,基金在断崖下挫过程中,往往采取大举减持对策,落荒而逃,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股价的下跌。而去年四季度末持仓居前的中欧基金旗下两只基金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更多阅读:
-
一季度多只债基遭遇大额赎回:收益回暖仍难抵挡份额流失-基金大额赎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首批9只债基一季报出炉,多只基金规模在一季度出现下降。总体来看,债基收益回暖,然而去年四季度债基经历赎回潮之后
-
一位精通做T老股民坦言:48元买入中石油,反复做T摊薄成本,如今是什么样的光景?告诉你真实的中国股市-中国石油股票套了散户多少钱
成功的投资都是反人性的!巴菲特显然是此间的高手。最经典的莫过于当“中石油”A股上市前期,国内各路媒体集体为其唱赞歌,超级散户杨百万也加入了此行列。但冷静的巴菲特却大举减持“中石油
-
一份“恐高”与“踏空”的焦灼:10位基金经理袒露调仓秘密-基金奥秘
在市场猝不及防之时,A股启动了一波2月大跌以来最强劲的反弹。本周以来(5月24日-2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连续上涨,累计涨幅皆超过3%。
-
一个阿里巴巴员工的月薪竟然只有6000多,究竟是怎么回事?-阿里巴巴总价值多少钱
一个阿里巴巴员工的月薪竟然只有6000多,究竟是怎么回事?段落一:8000元不到的月薪同事的女儿在阿里巴巴集团上班,却说每个月只能开口向父母要钱。
-
【推荐】6月30日浙江鼎力涨528兴全合润混合LOF基金重仓该股合润基金
6月30日浙江鼎力(603338)涨5.28%,收盘报56.01元,换手率1.26%,成交量6.39万手,成交额3.51亿元。该股为军民融合、外贸受益概念、军工、机械概念热股。6月30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
-
【推荐】10位公募派基金经理近5年全胜谁的业绩能突破周期基金运营经理
在市场震荡加剧的大背景下,今年来公募基金人事也颇为动荡。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9日,今年已有144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数量为近8年来同期最高。往年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下一站”多为私募。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2022年期间,平均...
-
【推荐】100大卡有多少你知道吗1152千焦等于多少大卡
热量单位的转换公式:1千卡(kcal)=1000卡(cal)≈4.2千焦(kj)千焦是国标单位,一般食物上的营养单位都标这个,比如你买一袋酸奶,上面写着100ml420kj,换算